宽山与你相约三星堆
发布时间:2024-07-30来源:广汉市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协会
——广汉市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协会《宽山》杂志第二期炫彩亮相

2024年7月30日,在广汉市文旅局举行的广汉市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协会三星堆研学分会成立仪式上,协会的会刊《宽山》杂志第二期炫彩亮相。 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协会为何将会刊取名为《宽山》?在《宽山》创刊号卷首语中,有如下一段话:宽山,是一个地名,是一个已被历史尘埃湮没的地名,是一个藏在泛黄古籍中的地名。 翻开《历代汉州志》一书中的乾隆版《汉州志》 (广汉,旧称汉州,古名雒城),在“山川”条目中赫然标明:“宽山:治西十五里。”即在当时的汉州政府所在地,向西走十五里,就是一处名为“宽山”的地名。以现在的方位来看,此处正是三星堆遗址祭祀坑附近仅剩的一个残堆位置。而到嘉庆版《汉州志》依旧载有“宽山:治西十五里。”但在“宽山”之后的第三处地名则标示“三星伴月堆:治西十五里。 同一处“治西十五里”位置,竟有“宽山”“三星伴月堆”两个称谓不同的地名,到同治版《续汉州志》也同时标注“宽山”和“三星伴月堆”两个地名。有学者考证,在“三星堆”地名之前,此处地名为“宽山”,推测三千年前,古蜀国的这座都城名即为“宽山城”。因此,宽山,这一神秘消失而让人浮想联翩的地名,与三星堆就有了关联。追溯地名源起的过程,就是对三星堆古蜀文化的探幽发微。也因此,广汉市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协会创办的会刊,就命名为《宽山》。表示对那一段古蜀历史地名的尊重。同时,“宽山”之名的传播,也是对三星堆古蜀文化的丰富和延展。 宽山,山因宽而有了古蜀人文历史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宽山,引领我们通达至古蜀人神秘、神圣、浪漫而超越的精神峰顶。《宽山》为广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广汉市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协会主办的社科性综合文化读本。办刊宗旨为: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促进三星堆古蜀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传承与发展,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三星堆文化旅游繁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宽山》常设栏目有:《我与三星堆》《三星堆探秘》《三星堆文化纵横》《百家争鸣》《三星堆探秘》《三星堆神话传说》《汉州人文》《三星堆群英谱》《三星堆产学研》等,多角度、多层次反映当前三星堆考古发掘、学术研究、研学游、文化产业、传播推广等社会各界对三星堆关注的热点和最新动态。投稿邮箱:18283860675@139.com 周老师、投稿联系电话:15883839007汪老师。 《宽山》杂志为16开本,全彩印。在创刊号得到多方好评的基础上,第二期《宽山》更加注重文章质量和代表性,同时在版式设计和图片选择上也力争出彩,努力将《宽山》办成三星堆文化品牌刊物。本期看点多多,选发了三星堆研究专家学者赵殿增、彭邦本、李殿元、屈小强、黄剑华、邓经武等的学术文章,也刊发了协会会长陈修元《试论三星堆古国消亡于瘟疫》的论文,对三星堆古国的消亡之谜提出了一家之言。同时,还发表了著名策划家、诗人杨健鹰的《青铜平原》长诗节选,古蜀画派代表人物游晓林撰文,深情回忆了自己多年来的古蜀情缘与艺术创作历程。一册在手,值得细品。 广汉市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协会会长陈修元说,协会现有会刊纸媒《宽山》、广汉市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协会官方网站和《宽山》微信公众号三个宣传平台,协会将全力办好三大传媒,不仅是宣传本协会工作,而且是为更好地传扬推广三星堆文化做贡献。 (龙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