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广汉市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协会

最新动态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最新动态

启新程 续辉煌 三星堆文化研创绽芳华

发布时间:2025-01-10来源:广汉市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协会

雒水汉州春意浓,古蜀文化绽芳华。1月10日,来自成都、德阳等地的近百位巴蜀文化、文旅、文创、文博专家、学者,艺术院校师生及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协会会员企业、社会爱好者齐聚广汉,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寻访活动共迎新年到来。

茶香传情、歌舞载道、互鉴共赏。活动当天,有新春茶话会的交流共叙,有揭牌、授牌仪式的共同见证,有对会员企业的考察学习,有四川音乐学院师生带来的精彩文艺表演......这场创意十足的年会活动,既是对广汉市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协会能效发挥的科学总结,更是对三星堆古蜀、古今文化万千气象的美好期许。

聚智 全国唯一的三星堆文化研究社团

三星堆博物馆鸟瞰

当石器时代的微风散尽,青铜时代的阳光拂掠,四千年的文明在成都平原鸭子河畔回响。 “三星堆不仅是四川的三星堆、中国的三星堆、还要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的三星堆。”从北京载誉归来,刚刚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的三星堆博物馆首任馆长、广汉市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协会名誉会长肖先进同志出现在协会2025新春茶话会现场,闻讯而来的当地村民和游客一下将老馆长团团围住,大家争相上前问候和合影。从文物的“沉睡”到“一醒惊天下”再到90年代三星堆博物馆的建成和开放,叶文志、肖先进、陈德安等一批先行者在不同的“战壕”将他们的青春岁月献给了文博事业。

2024年“两创”工作推进会

时光回溯到十年之前。2013年9月,在协会首任会长刘少匆老先生推动下,全国唯一一个专注于三星堆及古蜀文化研究发展的社会团体——广汉市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协会正式成立。老先生本为广汉人,曾为四川省川剧院专职编剧,代表作《四川好人》《蔡锷》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新乔老爷奇遇》在中央台播放,并获得“飞天奖”。老先生生前20多年潜心研究三星堆及古蜀文化起源,为后人留下了《蜀人 蜀史 蜀器》、《蜀王传奇》、《解读<山海经>》等多部珍贵专著。2023年元月,刘少匆老先生仙逝。时年3月,协会换届,四川省委讲师团宣讲专家、三星堆博物馆原副馆长陈修元继任协会新一届会长。协会继承刘少匆先生遗愿,组织会员调查、搜集、整理、研究有关三星堆古蜀文化,创编会刊《宽山》、搭建官方网站、开设微信公众号,为宣传推广三星堆及古蜀文化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此外,协会研究员、讲师团队受邀走进四川多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全国二十余所大中小学校,开展近三十场三星堆文化宣讲推广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及三星堆产学研创新创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彰显了协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使命,受到有关部门领导赞誉,社会好评如潮。

赋能   三星堆主题研学助力乡村振兴

“这次来三星堆收获太大了!博物馆里的神兽真是太可爱了!除了参观博物馆,还可以到研学基地体验野外考古。最高兴的是,儿子第一次亲手做出了他最喜欢的青铜神兽。”1月9日,来自西安的卓女士和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在寒假第3天就乘坐动车抵达成都,一个小时后包车大巴顺利驶入三星堆镇楠林村宽山蜀地研学基地。复原的“古村落”、荒野的“考古现场”、庄严的射箭场、古香古色的青铜制作间.....卓女士和儿子仿佛穿越回到了三星堆古蜀先民生活的年代。

三星堆研学基地

随着三星堆旅游热度的不断攀升,以三星堆文化探秘为主题的研学游基地在博物馆周边渐次“生长”。大批“三星堆迷”从各地纷至沓来,日均1.5万人次的人流量让以餐饮为主的农家乐老板嗅到了商机。农家乐能解决吃饭,但吃饱饭的游客们则有多了更多的诉求——在文物源发地探寻三星堆的神秘,去发现未知世界另一面。一边是越来越多的“三星堆迷”带着疑惑而来最后又更加疑惑地离开,一边是传统以餐饮为主业的农家乐留不住客,眼看着泼天的“富贵”流走。

很快,以三星堆博物馆为半径,青铜坊、宽山蜀地、传习、汉楠人家等三星堆工艺品制造企业、乡村农家乐相继调整经营思路,不约而同地将发展方向聚焦到“三星堆主题研学”。他们与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协会联袂,先后成功创建“三星堆古蜀文化研学基地”、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与管理学院“实训教学基地(三星堆)”。 稻花香里、麦浪声中、白鹭飞处,一辆辆大巴从省会成都向北而来,一趟趟动车高铁在“天府三九大”的轨道上加速飞驰!

“在外地当过导游,作过旅行社,如今回到三星堆、回到家乡,成为传习研学基地一名文化教官,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堆迷’答疑解惑,这是我最好最正确的选择。”返乡回村的90后大学生刘彦深刻地体会到了三星堆文化IP为乡村发展带来的红利。 三星堆传习研学基地运营主管张瀚洋介绍:“三星堆研学基地现目前开设有方舱考古、田野考古、文物修复、古法制陶、青铜浇筑等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玩耍当中学习到三星堆文化和三星堆知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丰富且有意义的假期。”

资料显示,近年来,以三星堆为主要目的地的文旅产业,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实现“千万百亿”,县域旅游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如今,三星堆所在地广汉市正在全力打响“古蜀文化名城”名片,以筹办好桃花节、油菜花季、垂钓季、采摘季、美食节等重大活动,唤醒“沉睡”的乡村资源。

寻根   三星堆文化IP踵事增华

一尊陶三足炊器,器型神似火锅,广汉被戏称为火锅发源地,并可追溯到夏商时期;一个龟背状网格器,参观者首先想到的是烧烤网架;一个青铜太阳轮‌,人们更愿意相信那是个方向盘;以箭射鱼的图纹,更让人对丰饶的古蜀充满遐想......在三星堆还发现了碳化稻、粟、黍等农作物和大量酒器。 “向往三星堆、探秘三星堆,三星堆之旅其实是人类的寻根之旅!”国务院专家库专家、中国十大策划专家、成都宽窄巷子总策划、5·12“天地映秀”景区总策划、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协会顾问杨健鹰对三星堆遗址(文博)的全民热捧如此解读。

古蜀人的生活究竟有多安逸?一醒惊天下,未解其中谜!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为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协会的发展指明方向。守正创新,树立牢固的中华文化自信,推动研究成果活化利用,让更多人体验古蜀文明中华文明的魅力。过去一年,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协会先后设立历史文化研究、文学专业、艺术专业和产学研(联盟)四个委员会和德阳科贸职业学院分会、研学分会、文创分会三个分会。赵殿增、彭邦本、屈小强、李殿元、杨健鹰、游晓林、陈加林、晋超、吴晓桐等重量级专家担纲引领,在推动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保护、继承、转化、宣传、推广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等项工作中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北京、深圳、山东、成都.....协会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携手广汉市火锅产业协会、联袂德阳科贸职业学院三星堆文化创意学院、牵手四川音乐学院、联动四川旅游学院、联姻德阳市老年大学,一系列资源的聚合,让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协会会长陈修元满怀信心。他表示,作为广汉市社科联主管、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三星堆文化研究、传承、推广的社会团体,协会将致力于在文化、文博、文旅、文产等各领域,展现广汉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让三星堆文物保护利用事业踵事增华,为中华文明探源寻根、传承发展贡献一份绵薄力量。

(文:龙燕 图:罗怀琨)